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查(察)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对市人民法院 执行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更新时间:2017-07-20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发展环境,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推动执行积案的解决,使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监督工作计划和常委会工作部署,市九届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法院执行工作情况专项工作报告,按照《监督法》规定,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于2017年5月3日对市法院执行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
一、视察的基本情况
视察组实地查看了执行局办公场所、执行案件流程、运行机制等,听取了市法院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代表们一致认为:近年来,市法院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执行工作理念,依法履行执行职责,不断加大执行工作的力度,逐步规范执行工作的行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为推进依法治市、构建和谐五大连池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法院执行局紧紧围绕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同志提出的“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总体目标,全面开展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近三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2908件,执结2834件,结案率为97.45%,实现了执行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建立了覆盖全国金融系统执行查控体系,在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推进了阳光执行,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实时性的执行公开服务。二是加速执行指挥系统建设,做到了与各级各地法院联网,协调其他法院执行局进行配合,远程指挥执行工作。加强网络执行查控工作。目前已经有32家银行、国土、房产、车管以及阿里巴巴、京东两家互联网银行与总对总查控系统衔接,做到了执行员在办公室就可以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进行查询、冻结和划拨,让被执行人的金融资产无处藏匿。三是加大开展信用惩戒措施的力度。目前,市法院已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00余人,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案件为11件,标的为64万元。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最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认真落实与国家发改委等40余家单位联合签订的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推动各单位在各自管理领域开展信用惩戒,让“老赖”寸步难行。四是加大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常态化工作力度。2016年共受理涉金融案件474件,结案465件,实际到位金额300余万元。市法院对多户联保贷款、顶名垒户贷款、抵押财产等案件,在执行过程中从有利于执行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有限的执行资源得到最优利用,保障金融资金的正常周转和流通。五是加大涉民生执行案件及化解信访积案的力度。市法院全力维护弱势群体利益,2016年共受理涉民生案件33件,结案33件,实际到位资金为48万余元。市法院把化解执行信访积案作为重点工作,通过重新确定办案人以及包保人,把重点案件由专人负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化解信访案件6件,并在2017年“两会”期间无当事人进京上访。
二、当前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同程度地束缚执行工作的开展,一些单位对法院执行协助配合不够。
2、部分案件的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差,被执行人逃避债务现象时有发生,对个别典型“老赖”曝光不够。
3、审判与执行衔接不够紧密,执行联动协调配合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执行力量不足,执行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法院执行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执行工作力度,切实维护法律权威。要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力解决执行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坚决打赢“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切实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
二、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执行机制。要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和谐执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执行领导机制、协作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不断优化执行环境。
三、加强审执配合,搞好分工协作。要坚决破除孤立审案,不考虑案件的最终执行效果,将解决“执行难”的意识植入审判过程,增强审判人员对所判案件有效执行的意识,切实提高执行效率。
四、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狠抓执行的管理教育。要不断提高执行人员自身的执法水平,预防、杜绝违法违纪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增加化解信访积案和预防新的信访案件发生的能力,树立人民满意的执行法官形象。
五、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把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向全社会宣传,同时也要把执行工作典型案例和好的经验做法加以宣传,营造好的舆论环境。
一、视察的基本情况
视察组实地查看了执行局办公场所、执行案件流程、运行机制等,听取了市法院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代表们一致认为:近年来,市法院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执行工作理念,依法履行执行职责,不断加大执行工作的力度,逐步规范执行工作的行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为推进依法治市、构建和谐五大连池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法院执行局紧紧围绕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同志提出的“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总体目标,全面开展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近三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2908件,执结2834件,结案率为97.45%,实现了执行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建立了覆盖全国金融系统执行查控体系,在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推进了阳光执行,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实时性的执行公开服务。二是加速执行指挥系统建设,做到了与各级各地法院联网,协调其他法院执行局进行配合,远程指挥执行工作。加强网络执行查控工作。目前已经有32家银行、国土、房产、车管以及阿里巴巴、京东两家互联网银行与总对总查控系统衔接,做到了执行员在办公室就可以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进行查询、冻结和划拨,让被执行人的金融资产无处藏匿。三是加大开展信用惩戒措施的力度。目前,市法院已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00余人,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案件为11件,标的为64万元。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最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认真落实与国家发改委等40余家单位联合签订的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推动各单位在各自管理领域开展信用惩戒,让“老赖”寸步难行。四是加大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常态化工作力度。2016年共受理涉金融案件474件,结案465件,实际到位金额300余万元。市法院对多户联保贷款、顶名垒户贷款、抵押财产等案件,在执行过程中从有利于执行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有限的执行资源得到最优利用,保障金融资金的正常周转和流通。五是加大涉民生执行案件及化解信访积案的力度。市法院全力维护弱势群体利益,2016年共受理涉民生案件33件,结案33件,实际到位资金为48万余元。市法院把化解执行信访积案作为重点工作,通过重新确定办案人以及包保人,把重点案件由专人负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化解信访案件6件,并在2017年“两会”期间无当事人进京上访。
二、当前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同程度地束缚执行工作的开展,一些单位对法院执行协助配合不够。
2、部分案件的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差,被执行人逃避债务现象时有发生,对个别典型“老赖”曝光不够。
3、审判与执行衔接不够紧密,执行联动协调配合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执行力量不足,执行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法院执行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执行工作力度,切实维护法律权威。要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力解决执行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坚决打赢“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切实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
二、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执行机制。要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与和谐执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执行领导机制、协作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不断优化执行环境。
三、加强审执配合,搞好分工协作。要坚决破除孤立审案,不考虑案件的最终执行效果,将解决“执行难”的意识植入审判过程,增强审判人员对所判案件有效执行的意识,切实提高执行效率。
四、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狠抓执行的管理教育。要不断提高执行人员自身的执法水平,预防、杜绝违法违纪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增加化解信访积案和预防新的信访案件发生的能力,树立人民满意的执行法官形象。
五、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把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向全社会宣传,同时也要把执行工作典型案例和好的经验做法加以宣传,营造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