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对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情况的视察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监督及重点工作计划安排,5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对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情况进行视察,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市中医医院和青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落实情况,听取各单位负责人工作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在发挥中医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体系建设,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了以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延伸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全市共有14家中医医疗机构,其中,公立中医医院一家,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13家,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设有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根据《中医药法》和《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我市全面开放中医诊所备案,截止2023年5月,已备案中医诊所7家、中西医结合诊所2家。城乡每万名居民有0.27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2022年,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36509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为29423人,0-36个月儿童2593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为2370人。
(二)注重能力提升,完善覆盖基层的服务网络。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建设,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在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64人。中医医院于2019年设立了治未病科,本着“未病先防”的原则,针对现代人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等亚健康人群开展体质辨识,宣传防病知识,提前对身体进行调理。市人民医院设有针灸治疗室、针刀治疗室、按摩治疗室,开展了针刀、针灸、艾灸、刮痧、推拿、火罐、中医整脊、推拿、神经阻滞,脑卒中、骨折术后康复,中药熏蒸等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下乡义诊、卫生支农、中医科普宣传等方式,使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80%以上家庭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
(三)加大经费投入,推进基层中医药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92万元,地方匹配资金15万元,分别用于2016年新建青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2017年新建和平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2018年建立新发镇卫生院中医馆,2020年新建龙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和建设乡卫生院中医馆。2021年新建团结卫生院中医馆、兴隆卫生院中医馆、双泉卫生院中医馆;2022年新建太平卫生院中医馆、朝阳卫生院中医馆和兴安卫生院中医馆。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已达到全覆盖。为改善中医医院医疗环境,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574万元异地新建7800平方米中医医院办公楼。2020年中医医院向上申请债券资金1801万元购买的128层ct、电子胃肠镜、DR机、C型臂机等设备,全部投入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中医药法》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中医认知度仅局限在专科医疗方面,对中医药在代谢性、免疫性、功能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并不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
(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受政策、待遇、发展空间等影响,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各级中医药机构普遍存在中医人才招考困难、人才流失严重、基层医疗机构岗位吸引力不强、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明显;专家型人才和初级成长型人才后劲乏力。人才引进机制不灵活,进修培训、跟师带教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传承机制。
三、工作建议
(一)聚焦责任使命,在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上聚合力。要对标《中医药法》规定,切实担负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责任使命,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针,重视中医药发展,加大对中医医疗机构发展的扶持力度和监管工作,固化疫情防控中西医结合有效的做法,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二)聚焦人民健康,在推动中医药服务提质上下功夫。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完善和优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增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服务健康五市的贡献率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使广大民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提高社会认可程度,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和健康养生环境。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和内涵,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普及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让中医药走进寻常百姓家,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改善中医院外部环境,扩建停车场地,让百姓就医更便捷。
(三)聚焦人才建设,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上求突破。要坚持引培结合,研究完善中医药人才引进、招聘、培养、考核等机制,解决基层中医药人员紧缺的问题,特别是“招不进、留不住、水平低”等难题,打破人才引进壁垒,减少引进环节,提前制定方案,必要时可由医疗单位自行引进,其他部门配合办理手续;稳定人才队伍,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重视传承培养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师带徒”等方式,发挥名老中医的引领传承作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娴熟的优秀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推进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规范化管理,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